Buckley(2020)等人的系統性文獻回顧文章指出,智能障礙兒童與青少年,容易與ADHD、行為失調(特徵是持續的反社會、攻擊性或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焦慮症共病,因此如何系統性篩檢及管理是重要的。但智能障礙者的智力功能損傷,造成個人的認知功能、適應性行為表現不佳,因此極容易導致其在適應社會上產生困難。適應社會困難可能直接導致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焦慮、孤獨感和適應障礙。但智能障礙者受限於認知功能與適應性行為障礙,導致較難使用口語討論方式,提供其心理健康服務,使用創造性媒材可能是口語討論以外的有效介入策略。

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這種障礙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遺傳異常、胎兒發育問題、出生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後天的環境因素。其特徵是個人在認知功能(如學習、推理、解決問題等)和適應性行為(如社會技能、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顯著表現遜於大多數人。這種障礙通常在發展期(即18歲之前)開始顯現。一般而言,成人後的認知功能、適應行為退化,不會診斷為智能障礙。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做了一個算是有點大膽的嘗試,一方面在想說要幫大家把身體感覺抓回來,一方面其實也是覺得一直以來都要動鬧、講課、衛教、聆聽大家的價值觀有點累,又剛好這個團體好像有點機會做一些非語言的練習,於是就延續上週的身體掃瞄概念,這週做一些舞蹈治療的東西、一些戲劇治療的東西、一些行為藝術的東西,然後再進入經驗的分享。然後就發現大哥們太口嫌體正直了,平時總是一直說不要講用藥的事,但講到經驗分享,就還是分享用藥的時候最有共鳴,直接聊開、拉不回來。

今天的上半場做了三件事,從盤腿坐穩左右搖擺開始,到觀看結束。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應該是上週要進監獄,颱風攪局,於是調到這週,進去之前還在想說要不要跟大哥們聊聊上週颱風的事,但也是有想好整個團體要做什麼。

因為上次的主題是-身心靈的我,今天的第一小時就先從「身體感覺」出發,本來想要2個小時都做身體感覺,後來又覺得好像想要讓他們講點故事,可是又覺得每次講故事動力都很難拉,於是也有在想說要不要終極密碼玩一玩就好,總之預想了幾個方向,還是先進團體再決定要走哪個路線了。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監所職能治療]S3EP1身心靈的我

這個連載,帶著全新的學習單回來囉~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現在的我來說,職能治療督導很像是在幫我設定一個停損點,而DvT督導就是在抵達這個停損點之前,我可以再嘗試做些什麼。但兩邊好像也都在提醒我,做完該做的,其實也就夠了,該放手的時候,也不要緊抓著。於是好像終究還是得要回到那個很原始的議題「我的所思所想,到底是為了當事人,還是為了自己?」

通常我在計算要拿出來督導討論的個案的時間,大概是1個個案30分鐘,職能治療督導每次會有3小時,可以把我手上的所有困難個案都討論過一輪,而DvT督導只有1小時,因此大概需要準備2個個案。距離上次職能治療督導是三個月,DvT督導則是兩個月,這幾個月以來,我和個案們工作的狀況說不順利好像也不是,但就是一直有些卡住。有很多卡住,我都會在職能治療督導裡面處理,因為說穿了這些卡住其實也不一定跟技術有關,更多時候其實還是跟網絡的合作或者心衛中心的組織架構有關係。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也曾經在它縣的精神長照試辦計畫講過優勢觀點的個案服務,但這次在自己家講,主場優勢就是想講多久就排多久,以及想怎麼講就怎麼講,反正怎樣都不會被換掉,畢竟我自己講最省錢XD

認真想了一下該怎麼講比較好,畢竟不管是優勢觀點或者CRPD觀點,認真說起來都是一張PTT就可以放完的,可是怎麼讓這些概念真的進到實際操作的現場,大概就是怎麼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實踐到人生中一樣有醍醐味吧~雖然在做講義的時候就一直覺得大概只會花1小時,頂多1.5小時的時間講概念,但對於到底要怎麼樣操作,一直都不是很確定,最開始還是想要直接放虛擬個案,給大家去盤資源,到上課當天,早上講師講了以家庭為中心,讓大家盤了家庭關係,我忽然整個脈絡清晰了起來。講完還覺得好像可以記錄一下,順便反思看看下次可以怎麼調整,讓效果更好XD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是想用「被健保支付保護到陷入困境的社區精神復健系統」當標題,想了想覺得其實整個系統就是被辜負了啊XDDDDDD

不過在大家往下讀之前,我必須先說,這一大篇都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沒有要冒犯任何人的意思,大家絕對都是努力付出、辛苦耕耘的人群工作者。講完這個擺明就是要開地圖炮的聲明以後,故事就開始囉~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像有一個想法一直在我心頭繞啊繞,覺得如果不講一講好像就是不太痛快,那就是關於「以家庭為中心」的這件事。

最近(其實也一段時間了)助人工作圈總在吵著去專業化啊~去證照化啊~這些話題,但我這陣子忽然意識到「其實將工作光譜往以家庭為中心的方式本身,已經是去專業化的過程。」雖然可能這也不過是我作為一個職能治療師的叛逃,或者是一個拿不到除了職能治療師以外專業頭銜的辯解,但確實在實務現場,更準確地說是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這個實務現場,當我們越積極想要「以家庭為中心」工作時,作為單一專業的身份認同就會退得越後面。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哥今天真的爆出許多名言錦句耶~我真的是太喜歡跟大哥們胡說八道,然後再一起怨嘆人生艱難了耶~

開場就先跟大家討論了最近的大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跟大哥們講兩邊的焦慮,一邊希望能好好監督政府,一邊擔心這樣的監督到最後變濫權,兩邊好像沒有交集。然後大哥們開始講起怎麼民防,還有人說應該要讓不同監獄負責製作武器的不同部位,反正監獄人工那麼便宜,等要用的時候再全部組裝起來,我真的乍聽之下覺得很有道理,馬上跟大哥說,我出來一定要寫下來,公告周知。我好像真的就是靠著跟大家這樣工作工作,而變得比較沒有亡國感的耶XDDDDD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系列又重出江湖了,但近來因為執行計畫的關係,跟著廠商一起進行焦點團體,又剛好有朋友在問一些質性訪談、田野筆記書寫的事,就覺得好像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脈絡。

對這個系列有興趣的,我依然推薦畢恆達老師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年版,我的新版不知道淪落到哪去了,我昨日遍尋不著,嗚嗚嗚~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