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世界小OT (36)
- Feb 15 Sat 2025 10:25
[失智症日常]我爬不起來了~
- Jan 05 Thu 2023 20:38
親子關係-依附理論的兩三事
- Oct 25 Mon 2021 18:37
[活動帶領心得]撲克牌使用概論
- Apr 09 Fri 2021 21:55
[OT工作理論與實務]把大象放進冰箱要幾個步驟?
前幾天跟長輩在玩傳球,就是那種我傳給你,你再傳給他,傳到最後一個再重新傳回來的那種很無聊的傳球。可是我越傳發現越不對勁,光是長輩要搞清楚上、下家就要花費大概30分鐘,接著我讓頭跟尾各有一顆球下去跑,長輩馬上亂掉,到最後只能讓球滿天飛。於是,我開始在思考這種序列處理能力退化的問題,然後開始著手找文獻,發現很多都在討論小朋友的學習,而長者的退化通常僅以「認知缺損」帶過所有狀況,幸好還是在學術界撈到幾篇文章,就乾脆整理起來了~
- Mar 14 Sun 2021 22:15
[職能治療繼續教育]我與DIR/Floor time的相遇
- Oct 28 Wed 2020 15:01
[兒發]兒童發展螺旋理論
最近和朋友在唸兒童發展學的書,剛好對照身邊的朋友照顧小孩的狀況,好像真的可以用兒童發展螺旋理論來說明。這個理論是由學者Arnold Gesell和他的團隊在1925年首度提出,研究團隊藉由不斷地觀察、修正完成了這個螺旋狀的理論,稱為兒童發展螺旋。
- Aug 02 Sun 2020 19:33
[老人長照]體智能混合訓練、複合式體能、認知與生活功能模組訓練回訓
好久沒上職能治療的繼續教育了,只能說太習慣動來動去的戲劇治療工作坊以後,要我一直坐在那邊聽課實在痛苦。這次是因為帶領延緩失能方案今年開始要求各方案要有回訓機制,於是我千里迢迢地回到長庚大學上課,但認真上完課覺得滿有收穫的~
- Apr 05 Sun 2020 21:10
[失智症日常]我阿嬤都不刷牙
三月底因為要掃墓,又因為最近的防疫政策,我索性回高雄住了一週。回高雄當然又可以寫失智症觀察日記,於是就看到了這件事。
有天,阿嬤看我在整理空心菜,就走過來一起幫忙。我注意到她的動作程序,跟過往一樣,先把菜葉撥斷,把莖的表皮層撕掉,再把莖撥成數段,但她卻會忘記去洗澡、洗頭或者刷牙。於是,我開始在思考,除了記憶以外,她還有哪些認知功能出了差錯。
- Dec 22 Sun 2019 22:14
職能範疇
今年有機會講了幾次職能概論,趁著今天又講完一天的工作坊,記憶正新鮮,來整理一下我所知道的職能範疇。
在英文裡面,職能稱為Occupation,字根是Occupy也就是佔領的意思,當初祖師爺爺及奶奶們使用了Occupational Therapy來表示這是一個與全人生活有關的治療專業,而現在我把Therapy去掉,用生活的角度來看職能範疇,藉此說明,為何有職能治療背景的社區工作者,總是自詡為生活的專家,或者說我們的終極工作目標是在提升服務對象的生活品質,並試著說明當一個社區工作者帶著職能觀點進入服務領域時,能夠對服務對象產生的幫助為何。
- Dec 14 Fri 2018 13:39
[活動帶領心得]數字活動
今年的長者團體活動設計概念還是使用去年上過的體智能方案的架構,一半時間體能活動、一半時間認知活動。體能活動現在都是從簡單的暖身(動動關節)、大方向大動作的肢體活動、拿重物(比如:寶特瓶裝水)訓練肌力或者肌耐力活動,最近運動到有點沒梗,乾脆開始設計類似間歇性高強度的肢體運動,長者也是做得滿開心的。
- Jun 26 Tue 2018 16:24
[大世界小OT]自我厭惡
想說些什麼,剛剛滑回去自己的網誌,發現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好像都撐不過三年,2011年畢業在全聯會跑居家失能評估,跑了將近兩年。接著2013年回到宜蘭進了員山榮總,發現自己的不夠社會化跟過於理想化,然後認識了DvT,終於有勇氣離開讓人不舒服的環境,雖然這樣說,但員山榮總居然也是到目前為止,我待最久的工作。2016年初,在醫院待將滿三年之際,我到了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開始我的計劃案人生,從計劃案負責人當到主委,到現在也超過兩年,一方面是因為時間已經卡不過來了,一方面可能也是對這份工作心生倦怠,2018年的現在,我提出了辭呈,那接下來呢?
- Jun 13 Wed 2018 12:19
媽~我在跑社區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入口網 <--由此去
昨天的公共政策課,同學舉了新北市社區關懷據點當例子,用的是一篇政策分析的碩士論文,對於新北市的社區關懷據點,我還真的是有滿多話想說的,沒想到老師剛好是當年協助規劃這個政策的政委,也聽到老師簡短地說了當初制定這個政策的目標,真的覺得~如果可以跟老師好好的來個對談,討論當初的政策制定目標與現在實際操作上遇到的困難與結果的差異,絕對是非常有趣而且獲益良多的對話呀~
- May 19 Sat 2018 10:13
寫在團體之後(4)預防及延緩失能之亂
自從沒有評估可以做以後,就很少對OT工作發表什麼心得、想法或者故事,一方面是因為很多時候在處理的我覺得都不單純只是服務對象,對於瑣碎的行政真的很難產生什麼感情,頂多只能寫寫像「第一次投標就上手」這種類科普式文章(?),一方面是比較多時候我覺得我好像是在建立、管理、延續我的人脈,把認識的人們分類,這種事好像也沒什麼好分享的,另一方面是最近深刻感受到的情緒勞動,好像是因為自己被訓練跟要求的方式就是這樣,所以也很習慣地就用這樣的方式去延續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會覺得很累,但其中的眉角其實很難說些什麼,這就是一條馴服神奇寶貝的,有點孤獨又帶點挑戰的旅程。
- Aug 19 Sat 2017 14:46
寫在團體之後(3)我怎麼學習團體帶領
這週真是過得飛快,比之前每週去高雄上甲類還快。一直在想這週要寫些什麼,發現有太多事想說了,很難歸到一類,可是想到這陣子反覆地跟不同人討論不同的團體,對我而言,我總是會很快地與我的學習經驗連結,因為去反思自己的實務經驗,很多都與在精神科實習的那三個月有關。於是,覺得乾脆來分享一下我好久以前的實習生活XDDDDDDD
- Jun 29 Thu 2017 20:55
命運之輪-轉化
- Jun 01 Thu 2017 16:14
第一次投標就上手
- May 18 Thu 2017 19:30
所謂的職能治療(OT)
- May 19 Thu 2016 23:05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的計劃案人生
- Nov 24 Tue 2015 22:33
寫在團體之後(2)不同的眼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