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系列又重出江湖了,但近來因為執行計畫的關係,跟著廠商一起進行焦點團體,又剛好有朋友在問一些質性訪談、田野筆記書寫的事,就覺得好像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脈絡。
對這個系列有興趣的,我依然推薦畢恆達老師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年版,我的新版不知道淪落到哪去了,我昨日遍尋不著,嗚嗚嗚~
如果想要知道我是怎麼書寫論文的,可以參考以下這篇文章。
那我們就進入正題囉~
尋找受訪者
根據王文科與王智宏所著之《教育研究法》(2011)所述,質性研究的取樣方式包含以下幾種:(1)綜合取樣、(2)最大變異抽樣或配額取樣、(3)網狀取樣或雪球式抽樣、(4)依個案類型抽樣、(5)機會抽樣、(6)驗證或否證抽樣。
(1)綜合取樣:這種取樣方式的重點在『異質性』。也就是每一個樣本都要取得,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因為每個個體都有其變異性,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兩個個體。所以這個取樣方法很理想,但也很難做到。
(2)最大變異抽樣或配額取樣:在這樣的取樣方式底下,我們會從每個分層抽出受訪者進行訪談,這邊就會涉及到一個質性的研究限制,也就是缺乏「代表性」,質性研究的取樣一但沒有全面,就沒有辦法說「訪問這些人做出來的研究結果,可以代表整群人。」但我們還是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作出每個分層各自不同的意義。若要舉例,雖然我的論文不是以這種方式進行,但在研究結果中我還是分出了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如此一來,我的下一步研究也許就可以更明確地訪談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的老年男性,試圖了解不同社會階級的老年生活。與之完全相反的就是同質性抽樣,像我今年執行的心理衛生需求調查的焦點團體,就是同質性抽樣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團體中的所有成員都有一致的身份。
(3)網狀取樣或雪球式抽樣:以便利性而言,這應該是最方便的方法了,我自己也是用這種方法。但我當時選擇使用這個方法,主要是因為男性會形成自己的社群,我需要一個引門人,當這個引門人帶我進到男性社群以後,他們會繼續介紹我認識其他同村落的男性,慢慢完成我的樣本搜集,基本上就是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也因此稱為雪球式抽樣。
(4)依個案類型抽樣:在這本書裡,這個抽樣又依類型分為8種。極端個案選樣、典型個案選樣、獨特性個案選樣、聲望個案選樣、關鍵個案選樣、密集個案選樣、概念/理論本位選樣、結合目標抽樣策略。
(5)機會抽樣:在搜集資料過程中,看時機進行抽樣,簡單說就是有機會就做、沒機會就算了,所以最被人詬病的就是缺乏明確的抽樣策略。
(6)驗證或否證抽樣:根據初期搜集的資料所做出的初步發現,更近一步地抽取新的受訪者來予以驗證或否證。
通常我們會依照自己想要做的主題的母群體大小,或者收案容易與否來決定取樣方式。但所謂的「想要做的主題」就涉及很廣了。我記得我最開始想要做精神疾患者主題,那就得先決定要搜集的範圍跟想要探討的主題是什麼?在跟指導教授討論的過程中,一度覺得IRB委員很機車,就覺得好像也可以用「IRB流程的正當性」當主題,但這可能就需要進行關鍵個案選樣,訪問IRB委員,但委員又不一定會願意接受訪談。基本上大概就是這樣的無限迴圈,一直到確定主題,而且抽樣方式可行為止。
參與觀察
決定好怎麼抽樣以後,接下來就要進行資料搜集了。資料搜集基本上分為一對一訪談、團體訪談以及參與觀察。「參與觀察」顧名思義就是參與在目標群體中,進行觀察。參與觀察是一個在人類學中非常常見的方式,人類學家會選擇一個目標民族,接著進到這個聚落中一起生活、撰寫田野筆記,了解聚落的生活樣貌,最後生成這個群體的民族誌,過往很多原住民研究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的。在社會學領域中,參與觀察則是選定特定群體,我們在修習質性研究時,拜讀過的《人行道》就是用參與觀察的方式完成的。作者在研究過程中,投入紐約的無家者們的生活,甚至有時候會跟他們一起拜訪親戚、朋友等等,甚至在完成這本書後,邀請無家者們進入大學進行生活分享,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社會觀察作品。
我自己的參與觀察經驗是當時因為同時修習質性研究和健康不平等課程,於是選定我自己帶領活動的據點作為田野,在據點擔任職能治療師的期間,我也同時會在帶領團體後撰寫田野筆記。那時候真的是對記錄撰寫的概念有了180度的大轉變。過往的團體紀錄撰寫大概就是紀錄成員的動作功能、認知功能、人際互動狀況、團體動力等等,而過往我自己進行團體帶領反思時,也多數只會記錄自己的思考脈絡、所思所想,但在進行參與觀察時,卻需要鉅細彌遺地記錄團體發生的一切。
下圖是早期指導教授給我的田野筆記的筆記。
以我初期的田野筆記為例,若是一般的活動設計說明,我可能只需要寫「一開始是關節活動,大家的參與度甚佳」,然後註記一下哪些成員的參與度不好,或者能力較差。但在田野筆記裡,我就得要交代關節活動是什麼、記憶練習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順序,也就是要結合現場實際發生的事件,及我自己背後的反思。那時候的那些田野筆記,雖然最後沒有使用在我的論文裡,但對我自己整理我自己的工作知識、工作信念及工作價值等滿有幫助的。又因為健康不平等是分組寫報告,我的田野筆記不僅是指導教授看到,還有另外兩位同組的博班學長一起討論、見證,在那個過程中,我也更加意識到文字對他人產生的影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後期我的報告中呈現了一張據點的照片,學長跟我說:「從你的文字想像出來的據點,跟真實的據點好不一樣喔。」XDDDDD
那時候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感受就是「研究者現身」的重要性。我在這個團體裡的角色會影響我書寫田野筆記的視角,我記得質性研究有另一位學姊的田野筆記就比較是在觀察者的位置,於是他的描寫就會有更多從旁邊看的視角,有很多時候也需要去補充訪問受訪者,才能完成一篇田野筆記。而我在團體裡做為帶領者需要顧及我的工作,同時兼顧我的研究,我記得我是直接跟團體成員講好,每次活動開始前後,我都會跟團體成員做一些閒談,了解大家的生命故事。而帶活動的時候則會直接使用筆電全程錄影,活動結束後,我會在回程公車上先撰寫那些閒談的有趣小故事,現在我常拿出來講的一些女性故事,有些就是那時閒談得到的資訊改編。回家後,我則會重新播放影片,開始謄打田野筆記。但也不是每一次都會如此認真整場打完啦~有時候也是會只選主活動進行謄打,那時候還沒有真正覺得打逐字稿有趣,只知道這對資料分析來說很重要。謄打、閱讀、整理逐字稿真的是到後來寫論文認真進行資料分析時,才懂的樂趣啊~
訪談形式
說完參與觀察,來談談訪談這件事。
訪談形式在林金定等人(2005)的文章中,整理了Minichiello等人(1995)出版的《深度訪談第二版》裡的訪談型式介紹,如下圖:
結構式訪談:通常呈現的就是大部分人熟悉的問卷,有固定的問題、順序,也有一些事先設定好的選項,例如:「知道/不知道」,或者「有/沒有/不清楚」。量性研究基本上都是用這種設計。
半結構式訪談:通常會先有一個訪談大綱,大綱是要提醒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不要偏離主題,變成漫談。因此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是一個僅供參考的選項。實際在進行訪談時,問出來的問題還是會依訪談當下的脈絡進行調整。質性研究很常會使用半結構式的訪談進行。
非結構式訪談:連訪綱都沒有了,就只是將訪談範圍限縮在研究者有興趣的領域之中,因此訪談的對象大概也是能對這個領域侃侃而談的人。質性研究方法中的口述歷史研究法,基本上就是用這個方式進行。
基本上在進行論文撰寫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使用的是半結構式訪談,但這大概也跟研究經驗有關,越生手通常就會需要越有結構,避免訪談過程太過零散,或者沒有符合研究主題。我自己經驗上,訪談大綱雖然是不變的,但發問的問題也會隨著訪問人數的增加,而有微調,或者在初訪過,再更深入訪談時,也會隨著上次的訪問而調整這一次訪問的節奏以及提問。這些在質性訪談中都是很有機會發生的,但事實上也很需要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以及隨時粗略整理訪談資料,或者有需要時透過另一個人的眼睛去觀看自己的逐字稿。我自己有一個印象滿深刻的經驗是,早期剛開始進行訪談的時候,會很習慣用治療師會談的方式,協助受訪者補述,後來就被指導教授說「這樣看不到受訪者的樣貌。」後來就是調整,使用開放式問句、不定義受訪者的表達,而是針對每一個我原本知道的名詞,請受訪者表達他自己的定義,我覺得這好像也是我後來田野資料足夠豐富的原因之一。
訪談的訣竅
基本上大概就是分成個別或者多人(團體),訪談的基本奧義大概就是像上一段講到的,要讓受訪者多講,不管是有主題地多講,還是個人生平歷史的多講,端賴訪談的目的而定。在畢恆達的《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這本書中,小畢老師花了一整章在提醒沈淪苦海的菸酒生,訪談可以如何進行,我自己覺得滿受用的。後來這本書也有再改版,覺得深受質性研究論文所苦的大家,真的應該帶一本回家早晚三炷香(當然有空看一下更好啦~)
在這本書裡提到滿多個訪談的訣竅,包含訪談可以怎麼進行,訪談後要注意哪些事,在這裡我也整理一些我記得的,指導教授的提醒。
善用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在上一個段落有大致講了,簡單來說訪綱需要扣合研究主題,以我自己的論文為例,當初我的研究主題扣著社會參與和健康促進行為,我將訪談大綱分為三大塊,一塊是暖身,簡單地了解受訪者的基本資料,跟誰住、過往的受教經驗、工作經驗、家庭經驗等等生命經驗,另外兩塊分別是社會參與經驗及健康促進行為與態度。我一直都覺得我訪綱期時寫得滿簡單的,主要是在提醒我自己要問到一些重要的生命經驗,或者受訪者對健康促進行的看法、對自己身體的認知,還有平時的社會參與經驗。
說受訪者的語言
我自己覺得訪談初期我很需要提醒自己這件事,要把很多很專有名詞的話語,轉成一般人聽得懂的話,比如:社會參與,我就會改成你都怎麼出門?出門去哪些地方?之類的。不然就是要先請受訪者做名詞解釋,像是「您認為什麼是心理健康?」、「什麼是延緩失能?」這種。我一般也不會在訪談過程中去做一些後設的歸納,像是「喔~你這些都算是健康促進行為唷~」
避免封閉式問句
那時候有被指導教授提醒,如果是名詞,就應該請受訪者先給出定義,如果是經驗,可以從印象深刻的問起,避免使用封閉式問句(像是「好、不好」、「跟朋友還是家人或者同事」這種有選項的問題),避免打斷了受訪者表達的流動。因此,提問通常就會是比較開放的,像是「你認為什麼是健康?」、「您參與過的印象深刻的社區活動是什麼?」這種的。我記得因為我下田野訪談的那一年,還在修習口述歷史,所以我自己也用了滿多口述歷史讓出空間給受訪者講自己的生命經驗的技巧。做到後來才會整理出礦工文化與男性長者的社會參與。
找到細節、看法、態度、脈絡
其實我訪談的第1個長輩不是礦工,但其實從第1個長輩開始,我的受訪者們在訪談過程中話題就幾乎繞不出礦坑,小賣店老闆靠著礦業風起雲湧、教書先生的孩子被長輩敦促不能投入礦業、還有長輩從小因為爸爸過世,開始以礦業維生,從撿石頭開始做起。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我都是以健康開頭,但大家總是很快地談到礦業與自己的生命如何交織,也因為礦業文化影響了自己對政策的看法、影響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因此到最後我完全無法忽視長輩們早年的工作經驗、家庭經驗,於是只能在碩論裡一一從頭說起。
放下焦慮地傾聽
而要看到這些,最開始需要的是放下焦慮XD
放下擔心自己無法完成論文的焦慮,放下擔心受訪者越講越偏題的焦慮,放下想要掌控話語權的焦慮。既然你選擇了這位受訪者,就要相信這位受訪者告訴你的都是有用的在地知識,你可以搜集、歸類,當然還是可以適時地把談話主題帶回到你的訪綱上,持續推動整個對話的流。這樣講好像很難,我後來有發現這對某些人來說真的滿難的。但其實就是先傾聽,傾聽是真的全心全意地把耳朵打開,關注在受訪者的話語,當然前提是要有好的暖身、好的問句,不然除非受訪者很健談,不然回答完有、沒有、是、不是,就進入沈默了。
沈默的重要性
但進入沈默不是不好,必要時應該讓訪談產生一些空白,不要一直急著要把問題問完,而是在某些感覺受訪者還有未竟之言時,讓訪談沈默一下。讓受訪者也可以進行一些反思跟補充。
對關鍵字的追問
很多時候,受訪者在剛開始時會用很籠統的話語回應,例如:有啊~我參加很多啊~or政府做那個就沒用啦。這種時候我會用「那可以跟我分享幾個參加過的活動嗎?」或者「怎麼說?」等問句,去延展這些話語背後還沒出來的經驗。有時候受訪者其實也確實不知道要講些什麼,但如果訪員能夠表現出對某一些關鍵字的興趣,甚至邀請受訪者多說一些,那就有機會聽到更深入的內容了。
焦點團體的進行
如果是用團體的方式進行訪談的話,除了以上的事要注意,就還牽扯到團體動力的部分,要確認每個人都有表達到想法;要小心某些人的意見太過強勢,導致問不出多樣的回應;要避免帶著帶著就變成各種衛教團體(OT本性整個牙起來的時候,真的很沒完沒了XDDDD
底下這篇文章是當初修習口述歷史後,撰寫的反思,也提供大家參考。
這篇則是當初本來想放進論文,但因為太胖了,而且比較不符合論文的格式於是拿掉,但裡面的脈絡是從受訪者的逐字稿拼湊來的,也提供大家參考。
然後,我發現這篇文章大概只能先寫到這裡了~下次再找機會進行資料分析的整理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