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28 Fri 2018 17:40
[社區團體帶領心得]活動設計脈絡
- Sep 26 Wed 2018 23:07
[菸酒生雜談]碩二上順利開始了!?
- Sep 24 Mon 2018 19:20
[電影觀後感]鐮倉物語
- Sep 16 Sun 2018 22:25
[故事]雲朵設計師
在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國度,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村莊的天空總是環繞著朵朵白雲,天氣好、天氣不好,白雲總是飄在那,有時候白雲太多會擋住太陽,又有時候白雲太沈重便成為太多雨滴,有時候白雲造成了大家的困擾,因此這個村莊的每戶人家門口都有一個好長好長的梯子,這些梯子直直地通往白雲的所在,方便人們像掃地或是整理花園一樣,裁剪白雲,讓太陽露臉也讓雨滴不要落下太多。
- Sep 04 Tue 2018 11:58
[社區長者團體帶領心得]山上的阿公阿嬤
- Aug 22 Wed 2018 15:17
臺灣第一屆DvT實踐者分享會
- Aug 22 Wed 2018 14:03
[劇場演出]山高流水之空中
- Aug 12 Sun 2018 21:00
[工作坊紀實]此時此刻:治療中的存在、連結與轉化-精神動力取向遇見表達性藝術治療
一開始報名的時候,其實還滿期待的,聽朋友說英國的ARU是一間音樂治療和戲劇治療研究所的學生常常會一起上課的學校,而工作坊題目還有存在、連結與轉化,當然二話不說就報名啦XDDD
但實際上完的心情有點微妙,有點不知道要怎麼說明,我就分成演講、工作坊主題描述好了。
- Aug 05 Sun 2018 21:00
[影集觀後感]必須過動(二)
上一集提到在這個故事中,若娃的生命歷程很符合榮格所說的女性自我成長之路,但我覺得這樣講有一些不精確是,榮格在講的成長是讓女性變得成熟,更能夠接納自我,不過這部戲的最後若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跟我們以往認知的主角在經過重重考驗之後,終於達成了夢想,而所謂的夢想就是被大家看到,或者得到一些權力、地位,或者得到一個我們所謂的「善終」,但若娃卻選擇結束,甚至在最後說了「謝謝」,那麼這可以算是一種求仁得仁嗎?如果意識到自己的不被需要或者不見容於世界,那麼「死亡」是可以的嗎?
- Aug 05 Sun 2018 10:24
[影集觀後感]必須過動(一)
昨天是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的最後一個單元《必須過動》播出的日子,從上次心理劇工作坊以後,好像一直陷在母女關係的整理裡面,在《與狼同奔的女人》這本書中,關於母親的描述,主要是藉由「醜小鴨」這個故事,將母親分成了幾個類別,講述個人的母親如何影響個人,但在《必須過動》這個故事裡,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社會價值觀以及國家政策如何影響個人,進而導致家庭觀念的質變。坦白說,這五個單元,扣掉我還沒看的《媽媽的遙控器》這是我覺得品質最穩定,看起來也最舒服的一個,而早前這整個系列也確實一直都用這個單元當主打,甚至也曾在金馬奇幻影展上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