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946.JPG

今年的長者團體活動設計概念還是使用去年上過的體智能方案的架構,一半時間體能活動、一半時間認知活動。體能活動現在都是從簡單的暖身(動動關節)、大方向大動作的肢體活動、拿重物(比如:寶特瓶裝水)訓練肌力或者肌耐力活動,最近運動到有點沒梗,乾脆開始設計類似間歇性高強度的肢體運動,長者也是做得滿開心的。

 

至於認知活動,則不脫注意力、記憶力、視覺空間、反應速度、計算、語言、問題解決能力、執行功能幾種。而這一年來,團體內只要大家都能夠寫1-10,也不排斥拿筆,我就會帶一個活動”寫數字“。這篇文章要講的就是”寫數字“這件事的活動組合。(這是一個只要有前面兩個前提通常都可以執行的活動,最一開始我知道這個活動則是學長講的,然後我就光明正大的拿來用了XDDDD)

 

寫數字

通常活動一開始,我會發給每個人一張A4紙跟一枝筆,接著我會視團體成員情況給大家一個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時間(比如:15分鐘)或者請大家寫到某一個數字(比如:100)。

在這15分鐘內,功能超級好的可能可以寫到200多,但也會有功能很差只能一直重複寫1-10的,但因為這一段主要是要用來練習注意力,因此我不是很在意有些人只能重複寫1-10,重點是大家是不是都能專心寫數字。因此目標是專注15分鐘,而不是一定要寫多少數字,也因此這段時間只要旁邊有照服員或志工硬要幫忙的,都會被我趕走。但帶領者還是需要提供協助,比如:團體裡有少數沒那麼容易理解口語指令的人,我會先寫幾個數字,請他繼續寫下去。或者,不願拿筆的,我會請他先用唸的,我幫他寫,如果有協同帶領者或者照服員或者志工,我會跟他們確認長者自己唸的,再寫上去。(當然現實不可能那麼完美,有時候我一轉身再轉回來,就會發現剛剛都沒寫東西的長者,忽然寫了很多數字,這樣。)至於寫到某一個數字,就要確認團體裡面成員認知功能落差程度不會太大,這邊講的認知功能是指序列邏輯這一方面,有的長者講話很厲害,但寫數字或者算數真的很差,這也是需要在平常的活動裡面留意的。

 

檢查數字錯漏

這一步比較像是過場。時間到或者寫到目標數字以後,就是全場一起朗讀數字的時間了,通常我會起頭,接著會點人唸,很像小學時候老師要大家唸課文,朗讀數字一方面是要大家確認自己可以辨識自己寫的數字,一方面也會找到哪些人對於序列邏輯比較差,比如說:很常有長者寫到109然後就跳到200了,怎麼跳的,不要問我。比如說:有的長者會直接把自己朗讀的寫出來,於是55就變成505。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團體人數不超過10人,帶領者就有機會等待修正。

 

視覺空間練習

確認完數字以後,我通常會做的團體活動是,用自己剛剛寫的那些數字做視覺搜尋,比如:找出全部的1、找出全部的5,這是一個不需要有序列概念也可以執行的活動,也是一個即使他從頭到尾都只能寫1-10還是可以做搜尋的活動,而這個活動的modality還是來自成員自己,因此剛剛寫了多少,大概就表示在這個時間內能完成的任務,也就是對自己而言“剛剛好的挑戰”。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看到他們的問題解決邏輯,有些人是漫無目的的搜尋、有些人會一排一排看,有些人則是很有意識地知道哪些位子可以最快速找到目標數字。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有那種明明要找5,可是會跳過50-59,只圈選了55的其中一個5的,會看到那種只找了特定的幾行,就忘了其他全部的,然後也會有人跟我抱怨「字那麼小,怎麼看」,我都直接說:「啊剛剛不是叫你要寫大一點了」哈哈哈哈哈,正所謂個人造業個人擔啊~

 

變化型-賓果遊戲

在寫完數字以後,我就會做一些跟數字有關的活動,第一種是“賓果”。玩賓果的時候,會視團體大小、成員認知功能落差決定格子要給團體成員自己畫,還是我統一做,由於大家都已經先寫過數字了,因此玩賓果的時候,填數字通常是請大家自己填,1-25是比較常玩的數目,但在亞健康長者的團體,我有時候會帶到49(我比較不傾向帶36,因為這樣會少掉斜的兩條,覺得斜的兩條才是視覺空間練習的奧義)。功能好的全程都可以來,功能差的可能就是只能找數字,但數字連線以後的喜悅通常會是一樣的,一直找不到數字的哀號則是此起彼落XD

 

變化型-數字填空

第二個變化型則是我照片裡面的數字填空,通常在團體裡面,我會寫在黑板上,以本圖為例,寫上3以後預留7個空格,接著寫上11,意味著中間要再填上7個數字會到11,可以由小而大填,當然也可以由大而小填,再困難一點可以只填奇數或者只填偶數,接著還可以+3或-3依此類推。寫到這裏我發現,比較多時候這個變化型我會用另一個方式做,也就是連續加法或者連續減法,如果團體成員不喜歡拿筆,我會用傳球的方式,請大家心算,通常加到99的問題都不大,因此這個方式最後會連結到99這個紙牌遊戲,顧名思義就是加到99,但因為翻撲克牌的時候,每次數字會不一樣,因此就多了一些變化與挑戰,加到99以後再往回減到0,是更進階的玩法。

 

變化型-終極密碼

玩終極密碼的時候,自己寫的那張數字就會變成答案紙,直接舉個例子吧!當我出了65,大家會開始猜測數字,但有時候長者會忘記數字區間,因此之前寫的那張數字就很好用,可以確認一下現在來到哪個區間,當然這有一個限制,也就是原本寫得少的可能還是沒有概念,但我會請大家互相分享,或者在最後幾個數字時,我會把所有數字寫在白板上,讓大家去猜。

 

以上是我今年寫數字時,比較常用的策略或者活動變形,有沒有人要來交流一下啊~每次都這樣自言自語實在是有點無聊啊~~~雖然我還是會繼續寫啦X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