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OT的場合討論到這個主題,我記得是以前小時候,在實習站實習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做modality(時至今日我還是不知道怎麼翻,如果用教育概念來解釋,其實就是教具、教材),然後在討論的時候問我們,為什麼小孩一定要寫回家功課?我其實已經忘了當初的討論最後的結論是什麼了?只是這個命題後來好像三不五時就會跳出來,然後我會想一下,然後繼續去做我的實務工作。
隨著我畢業,開始工作,我反而變得很少接觸「回家功課」這件事,第一份工作在做長照失能評估,派回家功課不是我的主要業務,尤其工作結構,讓我即使派了也很難看到成效,不快速給建議可能也是在那份工作裡面學到的。後來回到醫院裡面,一直待在急慢性病房,沒有做門診個案,因此根本不會有回家功課這件事,但確實也是帶著當事人每天在練習生活。再再後來做了自由工作者,好像才多了一點點點點機會體驗回家功課,但又因為大部份時間都在做DvT,來找我做OT的少之又少,所以這個命題雖然有回來,但也不真的那麼在意。直到現在,進了心衛中心,個案完全地生活在社區、家中,我才發現,我其實很愛派回家功課(笑
巴夫洛夫在1900年初期提出了古典制約的概念,這個實驗就是流口水的狗。巴夫洛夫在實驗中,透過反覆執行,讓狗狗理解到聽到鈴鐺聲就表示要吃飯了,之後狗狗在聽到鈴鐺聲的時候,就會開始流口水。
(圖源:PanSci泛科學)
這就是最基本的反覆執行帶來的效果,狗狗甚至也沒有做什麼事,就只是聽到鈴鐺聲,接著產生一個連續性的反應。乘著這個實驗,往下是史金納的老鼠,也就是操作制約的概念。這個箱子裡的老鼠透過反覆操作,發現當自己按下壓桿時,過不久食物就會出現,久而久之老鼠就知道要吃東西就要按壓桿(強化作用-正增強)。他的反向就是老鼠發現按壓桿會被電,久而久之就不敢按壓桿了(處罰)。
在史金納的老鼠實驗中,受測者多了一些主動性,並且開始有學習以及練習的經過,當我們一步一步把這些動作串起來,就會形成行為鎖鏈,而治療師就是把這些行為鎖鏈拆解,這也就是CBT(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寫到這邊忽然想到DBT(辯證行為治療)就是在拆解想法上的行為鎖鏈,他的基礎就是CBT。
我們有了一件件的零件以後,接下來就是要組裝了,這時候才是皮亞傑啊~Vygotsky啊~這些人登場的時間。Vygotsky針對兒童學習提出了鷹架理論,這對職能治療師來說很重要的是,我們就像是當事人在學習過程中的鷹架,我們有了一整個行為鎖鏈,於是我們可以先把鷹架(也就是外在協助)搭起來,讓當事人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等當事人把行為內化以後,我們就會把鷹架慢慢拆掉。這樣當事人才能擁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慣習,與自己獨立自主的職能。
因此,在職能治療領域中,「學習」、「練習」都是很重要的概念,職能治療師最擅長的一件事,就是把整個活動拆解、步驟化,例如:吃飯,雖然只有短短2個字,但如此重要的職能,OT就是需要硬生生拆解成數個步驟,甚至還要考慮時間、地點、工具等等等等,才能建構出function(有能)/dysfunction(失能)的連續性。要比喻的話,很像那種電機迷,一定要把收音機、電動玩具整個拆開,研究完機電結構以後,再把他們通通裝回去,或者做改造,OT就是在對「生活」做這件事。在拆解完、序列化以後,我們才能找到需要學習、練習的步驟,更細緻地去工作,讓當事人從dysfunction往function的方向靠近。
而要讓當事人更往function的方向前進,重要的是在治療師拆解步驟後,當事人要有動機、意願、能力能夠學習或者反覆練習,這部分就真的是一種介入的藝術,治療師要去抓到那個剛剛好的挑戰,剛好戳到個案的動機,又符合個案當下能力的挑戰,才能讓個案在學習完以後,可以好好地練習。說實話,時至今日,我有時候還是會抓錯落點啊XD
在職能治療裡有一個說法「practice make it better」,有練習有機會,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換來一分收穫,但理論上應該都會有收穫。做為一個從小到大生成大量文章,卻從來沒靠這些文章賺過錢的混世小OT,我真的覺得這個概念也是很硬的道理之一,無法摧毀XD
因此在治療師拆解步驟,並且設計成一個剛剛好的挑戰,而當事人也學習到了以後,當事人能否持續練習,就很重要了,這也就是回家功課意義之所在。回家功課的目的就是讓當事人可以把在治療環境中學習到的技巧,帶回家中持續練習,一個帶不回家的職能治療活動,說實話不是一個好的職能治療活動,但它當然還是可以是一個好的復健活動啦。於是,治療師可能會跟當事人說,你回家可以練習擦桌子,但不會叫當事人買滑車回家。當然,做為治療師最常面臨到的絕對就是當事人不做回家功課(怎麼跟在學校的狀況一樣XD
剛好昨天也跟我家諮心在討論如何看待服務進程這件事,我覺得對我來說,派回家功課是重要的,但在不同處遇階段,回家功課的意義還是不一樣。初期出回家功課,有時候是為了抓個案的能力、動機等等,比較多是在評估意圖,而且非自願案主一開始是沒辦法出回家功課的。中期出回家功課,就真的大部份是為了練習,而且希望是能穩定、持續進行的,當然也會有滿多根據個案狀況的微調。後期出回家功課,比較多就是在評估結案,到這邊鷹架也差不多要拆了,大概中後期開始,我的介入頻率就會慢慢下降了,從初期每週見一次,到最後我大概都會拉到2個月見一次。
說是回家功課,有時候可能大家會想得很難,但其實我初期給的都很簡單,比如:一直沒辦法整理家裡環境的個案,我可能只求他拍一張客廳、一個抽屜的照片給我看;喜歡買東西的個案,我可能只是請他要固定整理發票,或者紀錄哪一天買了什麼東西。我自己很習慣先找出原本生活的規律性,再去和個案討論有哪些部分是他想要調整的,調整的手段除了原本職能治療的技巧以外,現在我也很喜歡用DvT或者戲劇的手法,先在遊戲空間中找到一些重複的元素(固有的行為鎖鏈),再加進一些不重複的元素(打破原本的行為鎖鏈),忽然想到這可能就是我的DvT,有時候也可以做得很CBT的原因啊XDDDD
總之,最近真的是個案大爆發期,每個個案幾乎都有回家功課,內容五花八門,其實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但這一季真的炸裂,忙到沒時間,剛好放到年終,來個今年的心衛中心工作回顧,其實也滿快樂的~
有關活動設計的文章:
有關序列學習的文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