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發表於2015.06.09

是香港的DvT講師Eddie來臺灣辦的第二次工作坊,我以工讀生的身份在旁邊觀察三天團體的流動,並且完成工作坊的文字紀錄,在三天工作坊結束以後的心得感想,不提到太多專業術語及DvT的應用。

這次的工作坊主要的內容其實與14年8月的差不多,主要是為了要讓臺灣有更多人知道DvT是什麼,當然也是為了之後的創傷處理工作坊及Level 1開課做準備。

以下為原文。

 

阿甘他媽說: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將拿到什麼。

我想:DvT也像我的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次DvT會經歷什麼?

這兩天半用觀察和瘋狂逐字稿參與了這次的DvT工作坊,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天其實不停地回想上一次發生的事情,和這次發生的事情,一直不停的在比較(很像Eddie今天說的,佛學認為我們最先學會的就是發現差異),結束的時候也問了Eddie關於這兩次工作坊的不同發生的原因,但隨著團體成員不停地互動,時間不停地流動,Eddie又幫我重新複習了一次DvT的架構,我開始可以去欣賞這些差異(所以這些對我來說可能都是喜好的),因為DvT很重要的就是去接受這些差異,或是製造一些差異。

於是,我又重新體會了「遇事不要慌,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相較於去年很迅速地玩開,今年Eddie一直用很溫柔的方式在讓大家慢慢進入DvT的世界,一直到今天想像的所在,在那個環節裡面我真心的覺得可以當一個治療師,尤其是有同理心的治療師真好,大家都是這麼有能力可以給予的人,這麼溫柔的擔心他人受傷的人,也許有時候因為擔心落單所以不敢表現,但其實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個案,並且給予個案回應,真心認為個案有你們這些治療師好幸福。一直到最後的巫婆湯,整個笑慘,所以想像力果然是可以開發的啊。

相較於去年的使用「與Eddie共進晚餐」結束這一回合,今年我選擇回到家裡,自己把逐字稿整理一遍,其實在自己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受到很強烈的分離焦慮,有一種忽然被抽離的感覺,然後我開始想,明明沒有在團體裡面,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強烈的分離焦慮?後來再回想起昨天回家的時候一直在想自己如果被個別DvT會是什麼樣子?我已經準備好做這件事了嗎?然後在今天Eddie示範的時候,其實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這個當下我會怎麼做,那個瞬間忽然發現,其實對於個別DvT這件事我是既期待又擔心的,但我相信等到我被個別DvT的時候,一定可以好好的處理這個擔心。但也許,分離焦慮就是來自這裡,雖然這次打了瘋狂逐字稿,但卻又覺得對這個團體好像還沒有貢獻,對很多成員也才剛開始熟絡就要離別了,這也許也是昨天沒頭沒腦地感受到我們永遠都在學習重逢與離別的原因吧!

但這樣的心情,好奇妙地在回到家看到那缸荷花的時候得到療癒,看著三朵在不同階段的荷花,我想起了存在主義裡關於死亡的概念,萬物終將死亡,而我們能做的僅僅只是活在當下,於是,含苞、綻放、凋謝,都是享受生命的過程。於是,重逢、離別也都是生命的過程,我能做的也僅僅只是在那個當下做出最忠於自己又不傷害他人的表達。

最後,讓我再偷用一個電影梗。

Keep fantasy and May DvT be with yo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