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這個職位的一年一個月又15天以後,我終於做到職能治療督導,覺得時隔那麼多年,重新跟老師討論個案介入,有恍如隔世的感覺,然後也重新意識跟感覺自己現在膝反射的很多介入策略、手法都是哪裡來的。於是決定好好地整理一下這三個半小時,紀念我久違的職能治療督導。為了好好寫紀錄,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我的筆記,整理出了以下幾個大點:

  • 醫療端與社區端的服務內容差異
  • 動機的重要性
  • 社區個案的進程評估
  • 個人工作與家庭工作的權衡
  • 照顧者支持與功能發揮
  • 出院(監)準備與入院(監)準備
  • 成癮物質的替代物及依附關係的重整

出院(監)準備與入院(監)準備

我自己一直覺得出入院(監)是一件很斷裂的事,更準確地說是一個很古典制約的事,但這樣會讓當事人學到什麼呢?大概就是入院(監)就什麼都沒有了,完全無法達到自我控制的練習。入院(監)一下子抽掉所有的干擾源、誘惑,當事人當然就無法再執行我們眼中的問題行為,一但出院(監),所有干擾源、誘惑如洪水猛獸般襲來,自然又無法抗拒了。

自己在監獄工作的經驗,在這時候居然也出現了嫁接個案生活的可能。酒醉男子三番兩次的觸法,也確定要入監服刑了,於是在討論時,督導就建議我可以考慮怎麼和他做入(監)準備。這時候就覺得心衛中心的位置很奇妙(當然這個位置是我自己想像的啦,跟衛福部規定的可能沒那麼相關,也可能我根本完全解讀錯誤),就是在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我們在個案出院(監)後承接住個案,陪著個案釐清未來有哪些可能,如何使想像成為現實;我們也在個案入院(監)前陪伴個案,與個案討論入院(監)可能面臨到的困難,實際的住院生活、入監生活。也讓個案能夠信任我們,讓個案願意相信,只要他在社區裡生活,我們就會在他需要的時候在他身邊。(越寫越覺得在發宏願了XDDD)

但實際執行上還是有很多困難啦!例如:各種跨來跨去的跨單位、跨專業,到底要怎麼討論?一個個案可能有3~4個個管的時候,到底哪個個管要統整各方資訊,還是我們依然只能各做各的,個管都已經夠多了,現在還要加上心衛中心的專業團隊,有時候我真的也是覺得事情常常從複雜變成難以理解啊~不過這次督導也就是起個頭,給了這個概念,我們好像也還沒細談這些準備裡面到底要準備什麼耶~

說沒有,督導還是給了幾個問題,例如:入院(監)想喝酒怎麼辦?出院(監)後如何維持生活習慣?等等。

成癮物質的替代物及依附關係的重整

這部分我好像沒有很想寫,之前有幾篇文章有講到依附關係了。最近一篇在底下:

至於成癮物質的替代物,我可能要再摸索一陣子。但我自己手上所有成癮個案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人際關係的極度不穩定,依附關係也不穩定。很多人會說做成癮一定得從家庭介入,總得要先勾勒出家庭的結構,試圖嫁出支持網絡(不一定是家庭,但如果有家人願意是最好的),我無法說錯(畢竟督導也這樣說了),但這其實也是一個燃起內在動機的過程。他人的支持就好像一根一根的木柴,但重點是得要先有火種,其實當事人心裡都有一個火源,只是大小不一,再加上有些柴火濕搭搭的,有些可能根本像蘇菲不在城堡,火爐裡一堆灰燼,於是需要有人在旁邊幫忙整理、添柴火。但中心位置妙就妙在這裡,感覺上我們好像很積極需要做一些什麼,但事實上我們其實是很被動地等待當事人主動求助,不過這好像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