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開始之前先說重點,整篇文章大概就在說一個概念。

當你想掐死你的小孩的時候,你也許需要先掐死你自己。

當你想要掐死你的個案的時候,你也許要掐死的是個案的父母。

以上。

如果想要知道為什麼,又願意閱讀長文的話,你可以繼續往下滑~

截圖 2023-01-05 下午8.38.55

終於開始唸起《心智化》這本書,為了讓自己能夠持續閱讀下去,於是開始記錄每天自己閱讀段落的心得,讀完又發現好像可以整理個表,整理完表又覺得需要名詞解釋,於是就產生了這篇文章。

 

這本書中文版很新,2021.4出版,但英文版已經超過20年,因此即使對我們來說好像是很新的理論,其實都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這是我覺得需要先提出來說明的。因為理論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應運時代而生,佛洛伊德研究夢、榮格研究潛意識、拉岡創造出大他者,都有其時代背景,在閱讀理論之前,如果可以先理解那個時代的生活樣態,對於理解理論一定會有一些幫助,更何況這本書開篇就從依附理論下手。

依附理論是非常老掉牙的學說,雖然老掉牙卻好用,對我們這些常常需要與兒童、家長互動的治療師來說,甚至可以是一個判斷如何快速與之建立關係的工具。而本書作者在第一章選用了依附理論,是因為他們認為「依附關係的品質」會影響母嬰關係中的反思能力

 

於是,我們得要先釐清作者說的「反思能力」是什麼?

 

反思能力本來就不是一個普遍性的能力,而是一個針對特殊作業或特定領域而學到的技巧-而這個特定學門就叫作「關係」。

 

反思功能=心智理論=心智化的能力,是藉由發展而習得的能力,讓孩子不只能回應他人的行為,更能讓孩子理解他人的信念、感受、態度、欲求、期待、知識、想像、假裝、欺騙、意圖、計畫等等。也就是「解讀」他人心意的能力。或者猜想他人在想什麼的能力。

 

作者特別提醒讀者,反思功能與內省不可以混為一談。我的理解是這樣,內省是個人用來理解自己的心智狀態的過程,是一種對內的意識行為;但反思功能是潛意識中闡釋人類行為的自動化歷程,是一種對外的意識行為。這種自動化歷程是透過學習而來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學騎腳踏車,一但學會了,就很難被忘記,反思功能也是如此。

 

要有這樣的能力,孩子需要先成立「自我」,這樣的能力孩子能區分自己的內在感覺與外在現實,藉由「假扮」的方式去應對心智功能中「現實」的部分,並在人際互動中擁有自己的心理與情感歷程這裡的「假扮」我姑且先將之視為人格面具,或者人格表現。

 

要能產生「自我」的前提是,嬰兒要能認知到自己與他人是有感覺、知覺與意圖的行動主體,有足夠好的依附關係的嬰兒,自然能夠比較好地長出自我。但兒童自身的依附安全度並不是預測讀心能力的唯一因子,更重要的條件是,母親到底有沒有能力把孩子想像成心智實體。照顧者要將嬰兒看作獨立個體,當孩子出現強烈的情緒時,適當的回應應該是父母能用前後一致且精準的方式,來將孩子當下的情緒回應給孩子,而不是用讓人難以承受的方式來回應

 

媽媽的角色是提供一個心智空間去涵容孩子難以忍受的情緒,並用實際的舉動照會孩子的心智狀態,以這樣的方式去調整孩子覺得難以掌控的感受。當個體能經驗到自己在他人的心中是一個有自身想法與感受的人,就能發展出心理上的自我

 

什麼意思咧?意思就是小孩盧小是必要的,因為他有他自身的想法與感受,而讓小孩經驗到這件事的人就是我們這些大人。當我們讓小孩經驗到「原來我有自身想法與感受」以後,那勢必小孩的自身想法與感受一定會有跟我們這些大人有出入的時候,這種時候該怎麼辦?要他乖乖聽話?完全放任他?這大概就是教養最難的地方了~

 

「過猶不及」在小孩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是很重要的概念,掐得太緊,他那個小小的自我可能剛長出來就死掉了;但完全不管可能又會養出不夠社會化的小孩。這時候就需要搭配「界線」的概念,為你們的關係設立一個界線,這條界線可能會隨著情境調整、可能會隨著年紀改變,但這條界線需要明確,要雙方都能遵守,還要考量到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發展,因此我認為這條「界線」其實非常因人而異。

 

也因此,我其實對市面上所有條列式兒童教養法都很感冒。作者在書中也提到早期的家庭環境是一種既複雜又有高度情緒的人際互動關係,而這些情緒都需要被照顧者反映出來,並讓孩子加以了解。但市面上的條列式兒童教養法其實都在僵化人際互動關係,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成人其實是在提供一個「空間」去涵容那些難以忍受的情緒,而不是去「管理」它們。

 

從生理上來看,當我們能夠成為足夠強壯的避難所時,孩子就會更有勇氣去探索環境,從心理上來看,當我們能提供一個夠涵容的心理空間時,孩子反而有空間去探索,進而能夠發展象徵化的能力。

 

作者也提到三種重要的社會歷程:假扮、交談、與同儕團體互動。並認為這三種社會歷程與安全依附的關聯性最大。

 

假扮:與他人一起玩假扮遊戲,或是那種具有玩心的態度,能孕育出孩子理解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當孩子與成人一起玩假扮遊戲,或那些具有玩心的時刻,成人會吸取孩子的心智位置,並在與孩子跟第三者物件互動的遊戲中,幫孩子把他的心智位置重新表達出來,並用一種象徵性的方式存於兩人心中。

 

其實就是和孩子「玩耍」,身體的玩耍、幽默的生活,有時候和孩子亂開一些玩笑,都是很不錯的策略。

 

交談:在實驗情境中,母親若是能自發地對三歲半的子女解釋自己的情緒,在往後的十五個月內,孩子理解情緒的能力會有所提升。進入對話這個經驗本身就很重要,它讓孩子了解到人是訊息的接收者與提供者,而無關乎談話的內如到底牽涉到哪些心智狀態。有效的談話就是,聽者能理解並認出講者所分享的知識或信念。

 

雖然我個人很討厭純口語,但交談確實是一個能有效整合杏仁核與前額葉的方式,把自己的感覺講述出來、形成具邏輯的語言,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情緒,也能更好地形成自我。作者特別舉例提到照顧者是直接跳到各種問題解決,還是先從感受出發,再把感受與問題解決方法連結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反思能力。依據作者的說法,如果成人在講述時能先從感受出發,可以讓兒童把內在和外在連在一起,然後長出心智化。要先問「你是不是感覺屁股濕濕的?」而不是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該換尿布了,大概是這樣的差別。

 

與同儕團體的互動:與同儕團體的互動能增加孩子類推的機會,讓他們能設身處地想向他人所看到的、所想的、所感覺到的。文化適應本身就是孩子心智狀態概念的來源。

 

我看到這邊就覺得還是來好好想想怎麼開發DvT團體好了,扮演、交談、與同儕團體的互動,不就是DvT或者所有戲劇治療團體的要義嗎?在兒童戲劇治療的脈絡中,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地建立一個避難所,讓孩子可以以這個避難所為基礎,盡情地向外探索,而在DvT中我們有一個遊戲空間,可以在裡面儘情假扮、交談、與同儕團體互動,既安全又能發展心智化,真是一舉數得(這段廣告台詞無誤XD)

 

講完反思能力以後,作者提出兩個概念「精神同等模式」及「假扮模式」來解釋心智化。

 

精神同等模式:孩子期待自己與他人的內在世界與外在現實一致,為了配合外界,孩子會扭曲自己的主觀經驗。

 

假扮模式:孩子能在遊戲中發現,內在經驗其實不見得會反映外在現實,所以會認為內在狀態與外在世界完全無關,也互不干涉。

 

心智化:

1.整合精神等同模式與假扮模式而達到心智化或是反思模式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心智狀態能被經驗成「表徵」。孩子會知道內在與外在現實有其關連,能接受這兩種狀態都有各自的重要性。

2.孩子對自身心智狀態的經驗得由他人反映出來。最基本的就是與父母或是年長的孩子一起「安全遊玩」的經驗(玩心)。

3.在這樣子的玩心中,照顧者會在孩子原本與現實無關的想像與感受中,引入另一個觀點。

4.有創傷的孩童,強烈的情緒與衝突會讓上述的整合出現「部分的失敗」,以至於在經驗現實時,假扮模式的功能變成了精神等同的一部分。

 

當我們是小嬰兒的時候,我們會從照顧者對待我們的方式,開始學習、鏡映人類行為,我們慢慢從小獸變得文明,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真的獲得反思能力。因為在我們的主體化過程中,還要經歷過各種驚濤駭浪,萬一照顧者動不動就大驚小怪,我們可能就變成驚弓之鳥,萬一照顧者只能走解決問題路線,我們可能就會失去情緒表達的能力。但做為一個照顧者,他們的反思能力也是從他們的照顧者身上學到的,於是就形成了「代間傳遞」。

 

當我們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活下來時,我們就會失去發展複雜反思能力的空間,我們會養成一種比較省力但卻僵化的模式,因為我們得要先活下來,活下來才有辦法去思考除了基本生理需求與安全感以外的其他面向,這個世界果然還是很殘忍啊~

 

所以作者認為主體只能給出刻板、簡單、僵化且低階的描述功能,不是發展遲緩或退行,而是一種令人驚異的複雜能力,為了讓兩種不同層級的功能同時運作。這樣的功能是孩子為了適應這個既暴虐又剝奪情緒的世界,所發展出來的複雜技巧。

 

也就是說當照顧者本身能夠比較自在地與他人互動、解釋他人心智狀態、臨危不亂、具幽默感、能夠談論並感受情緒時,自然也就比較能教養出這種類型的小孩啦~但依附理論也還是要搭配很多不同的理論還有介入方法一起看,也不是100%的安全型依附小孩都有安全型依附的父母呀~真的在教養上遇到問題,還是建議大家諮詢專業人士,不管是照顧者本身的教養壓力或是孩子的行為問題,都沒有什麼一定對或一定不對的介入策略,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法,而不是整套copy,對別人家好用,對你們家不一定適用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