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已經快兩個月沒有更新我的人生了~

自從開始加入ICF需求評估以後,個案種類多了很多很多,其中最多的是躺在養護中心的阿公阿嬤,再來是295&296

仔細思考了一下,以前很少碰到這兩類大概是因為躺在養護中心的阿公阿嬤不適用居家服務,交通接送也很少用到,現在的養護中心很競爭的,什麼錢都要想辦法賺,所以以前到機構去評估雖然有,可是只是少數,現在幾乎一半都是,因為躺在機構裡面不停的在燒錢,家屬對於社會福利的需求也都會集中在經濟補助的部份,所以很多都覺得自己有托育補助的需求,即使其實家裡經濟還過得去。

至於295&296就是我想說的重點了,精神分裂症和憂鬱症患者,表現上看起來好好的,除非已經用藥多年開始有副作用,或者症狀來了,不停自言自語、幻聽、妄想、情緒太過低落甚至有自殘傾向,否則在罹患疾病的同時,他們的生活還是可以自理的,所以以前在做居家失能評估的時候,雖然也有這樣的個案,可是也不多。

再者,一般人似乎都還是會抱持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情,碰到這樣的狀況,通常會選擇不聲張,其中不乏許多覺得家人根本是被煞到,不是生病,可是又無法否定用藥可以得到的情緒和症狀的穩定,於是,藥照拿、廟照跑,信耶穌的每天阿門感謝主,彷彿個案所有好轉都是信仰宗教得來的,還有些覺得個案狀況穩定停藥又復發的,於是不得不承認,個案在還沒有辦法完全掌控症狀的時候,他就是得吃藥,換得個案自身的穩定,也換得其他家人的安穩。

只是秉持著“家醜不外揚”的原則,除非個案真的無法控制,或是家人真的不想照顧,所以送到康復之家、療養院等等的地方去以外,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把個案“藏”起來,至少不要讓不認識的人知道,只是這樣真的好嗎?

這一個月看了不少很年輕(大概高中時期)發病的個案,在詢問案家人個案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對勁,甚至在這之前個案是否有遭遇什麼巨變,案家人通常都會回答,個案“突然”就變這樣了,可是人怎麼可能“突然”就改變了,除非腦傷或是立即性意外,否則我實在無法接受“突然”的說法。

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案家,案家人對於個案的學校生活(發病前)通常都是不了解的,個案在學校有沒有好朋友,在學校都在做些什麼事,在學校是不是有跟人相處不愉快,沒有人知道,甚至有些個案是在訪視過程中對我說出來,案家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麼一段~

所以真的是“突然”嗎?還是其實是有跡可循,只是被忽略了?只是沒有人在意?當他想發出求救的訊號的時候,有人看到了嗎??

於是,我想說說今天碰到的憂鬱症個案,小女孩從上國中以後漸漸變得害羞內向,高中勉強考上可是到高二就發病了,勉勉強強的完成高中學業,從此以後沒有再踏出去過,最遠就是到家裡附近的7-11買便當,小女孩無法跟陌生人對談,不喜歡和人群接觸,今天在跟她聊天的時候,小女孩慢慢的說著自己高中與同學發生衝突,甚至說到自己國中的時候曾經被欺負,這些都是個案的爸爸媽媽不知道的。

從那短短的30分鐘裡面也發現了個案的爸爸媽媽跟個案的相處模式,好像個案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都是不夠好的,爸爸媽媽很急於讓個案獨立,可以外出工作,或者和人群接觸,因為這樣的期待,所以當個案一拒絕,馬上會被批評,為什麼都不聽話,為什麼那麼不勇敢,為什麼不能學習獨立。

於是,在訪視結束後,個案爸爸送我出門的時候,我請個案爸爸是不是可以看看個案的優點,多給她一些鼓勵,試著請她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讓她覺得自己在家中不是一無是處,後來個案爸爸感慨萬千的說了一句“我們只會批評不會鼓勵”。

在這裡我並不是想要說一些關於教育的大是大非,只是我們都理解鼓勵的重要,卻常常只記得批評的方法。

也許多給他一些關心,多給他一點鼓勵,事情會變得不一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