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有一個基本的生活規律性好像是好事,但通常我們都還是會有一些彈性。

例如:正常上班的人們,星期六日會放假,又或者感冒生病、家裡有事等等因素需要請假。

例如:輪班制的人們,總是會排休,也有可能偶爾排到早班,偶爾排到晚班,然後我們可以照著班表工作。

但如果是這樣的例如呢??

例如:每天早上刷牙一定要刷40下、一定要繞著椅子走一圈才可以坐下吃飯、一定要把毛巾擺到固定的位置固定的方向才可以出門等等等等。

例如:每天堅持九點要出門到工作崗位,不管主管怎麼排班,就是10點開始洗碗,直到下班。

你會想,怎麼可能這麼不知變通,我們都應該選擇對自己的生活而言最快速且方便的方式進行或者執行我們的日常生活功能,怎麼會有人有這麼多多餘的動作。又或者是我們就是時間到了再到公司上班就好,提早到了也不會多領一點錢,那麼早去幹嘛~

但事實上,在我們之間確確實實存在著這樣的人,我們叫他們自閉症或者亞思柏格等等,還有另外一種不知變通的人,那就是智能障礙。

對自閉症或亞思柏格的人來說,有時候這種反覆性的動作(或者叫做固著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刺激,在所謂的一般人眼裡他們的行為動作也許怪異,可是那些行為對他們來說都是穩定情緒或者發洩不安的方式,當然我們還是會希望他們盡量減少這些對我們來說不必要的動作,但通常不管再怎麼高功能,一定都還是多多少少會有一點異常的行為,只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察覺而已。

對智能障礙的人來說,反覆性的動作其實只是因為他們的學習能力不夠好,所以當一個任務需要太多步驟,或者是完成一個日常生活功能需要太多變化的時候,也許他們只學會了其中的一個兩個步驟,其他的沒有學會,所以他們反覆的做著他們已經學會的事情。

上個月底剛好碰到兩個智能障礙的個案都有這樣的狀況。

其中一個的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還不錯,可以自己出去外面買東西吃、自己坐公車、房子也是分租套房,基本的個人衛生清潔都沒問題,但理解能力不好,能理解的句子沒有辦法超過10個字,連問他自己的電話號碼或今天幾月幾號都答不出來,可是他有辦法在IKEA洗碗,每天坐公車去,做公車回家,他不知道自己住哪裡,可是他知道去上班要搭幾號公車,他也知道從公車站要怎麼走路回家。

我不知道他的指導者花了多大的心力教會他這些,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可是個案總是堅持每天九點出門,不管今天排到的是下午班還是夜班,還曾經因此跟主管爭執,因為對個案來說,早上九點出門上班就是他的規律性,他不懂為什麼老闆不讓他依著這個規律性生活,因為離開了規律性,他會變得無助,他會變得不知如何是好。

另外一個功能比較差,沒有口語,理解也僅限於單字或者日常生活常用的指令,但最近個案媽媽觀察到個案有一個行為,因應資源回收政策,個案在學校被教導看到飲料杯子要洗乾淨回收,但對個案來說洗乾淨就是用水沖一下,而且個案也沒有辦法分辨那杯飲料是還沒喝的、喝到一半的還是已經喝完的,所以從此以後個案家的所有飲料的下場都是流向流理台,因為個案只要看到飲料的杯子、罐子就是把裡面的飲料倒掉,用水沖一沖,晾乾。

由此可見,他們不是沒有學習能力,只是他們缺乏像我們一樣的應變能力或者步驟學習能力,也許當我們把任務步驟簡化到他們可以理解並學習的時候,他們應該就可以擁有極為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就像可以去IKEA工作的個案一樣,可是大部份的父母或者主要照顧者都會因為覺得浪費時間或者捨不得與孩子進行痛苦的掙扎期,所以就放棄了給孩子成長的機會,這其實是很可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