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到40篇了,今天評的這個個案真的非常的奇妙,半年前也是我去的,但今天我一進個案家門,個案媽媽就說上次不是妳來的耶,沒看過妳。

好吧~那我也就不要戳破了,總之,我一坐下,個案媽媽就開始述說了一個彷彿提姆波頓電影般的故事情節。

於是~我真的非常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順便看看有沒有人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故事是這樣的~

 

從舊有的紀錄看來,個案其實比較晚被確診為自閉症,更明確的說應該是亞思柏格,從我上次去家裡面評估的狀況看起來,個案人際互動雖然不佳,但至少還可以簡短的回應,不過仍然有一些固著性的行為或者自語的狀況,情緒控制也比較差,會大吼大叫,但這次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個案完全無法跟我互動,僅能表達重複語句而且躁動不安,拿著一本雜誌不停的亂翻。

然後媽媽開始說起那個如電影情節般的故事。

個案的奶奶在個案國二的時候在美國病逝,當時家人決定將個案奶奶送回臺灣安葬,個案媽媽說個案就是從那時後開始會大吼大叫、情緒躁動,有時候外出還會有攻擊傾向,然後爸爸也受到影響,開始會跟個案媽媽吵架,個案爸爸常常對個案媽媽說自己不應該娶她,都是因為個案媽媽所以家裡才會雞犬不寧總總。

所以個案媽媽說,這一切都是“公公的配偶”造成的。(個案媽媽真的是這樣稱呼個案奶奶的)

而且這個“公公的配偶”到現在都還陰魂不散,到處飄來飄去,還會控制個案爸爸,讓個案爸爸跟她吵架,因為“公公的配偶”不喜歡個案媽媽,從當初個案爸爸跟個案媽媽在聯誼社認識就不喜歡,所以現在藉著兒子跟孫子的嘴巴以及行為怒罵這個媳婦。

然後個案媽媽又說到個案的就學問題,她說個案原本國中畢業以後就沒有辦法繼續升學了,但剛好遇到有技術學院的教務主任到學校去招生,而且也願意接受個案的行為,所以個案現在在念五專,但個案自從升上五專以後,在外面偶爾會有攻擊傾向,所以個案媽媽一直都有聘請輔導員在學校幫忙照顧個案,然後~重點來了!!!

個案曾經有一任的輔導員跟個案媽媽說,他有感應到東西,而且這個東西在學校曾經試圖引導個案去攻擊同學,但是輔導員把這個東西抓住了,所以輔導員就被教務主任約談了,個案媽媽覺得是輔導員幫個案擋了一次,而且這個輔導員真的很瞭解個案,對個案很有一套,可惜~~輔導員被送到玉里安置了,因為輔導員原本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囧

(聽到這裡我真的大囧,其實上次去個案家,媽媽也有提到這個輔導員,但她上次是說她也知道這個輔導員有一些症狀,但真的很想給他機會,可是這個輔導員每次都遲到早退,最後個案媽媽受不了,就把他辭退了。)

然後個案媽媽又指證歷歷的說,還有一次在學校也有一個小朋友看到那個“妖怪”(這裡說的就是“公公的配偶”,也就是個案奶奶)。

媽媽的說法是,那個小朋友本來就可以看到,而且小朋友還說得出來那個“妖怪”是一個九十幾歲的上海老婆婆,所以個案媽媽就要求小朋友跟“妖怪”對談,她請小朋友問“妖怪”,她到底想要怎樣,結果“妖怪”回答:這是大人的事,小朋友不要插嘴。

(聽到這裡我一整個畫面都立體化了,忽然看到海倫寶漢卡特在空中飄來飄去的畫面,這樣推算個案應該就是強尼戴普,個案媽媽就給愛瑪湯普遜演好了 囧)

總之,個案媽媽現在堅信個案就是因為被“公公的配偶”支配了,所以才會有那些怪異的行為出現,連原本已經學會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都開始退化了。

 

可是,我覺得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個案on set的經過,半年前去的時候個案媽媽很健談,對亞思柏格當然也有她自己的想法,甚至還要求希望有居家職能治療到家裡面訓練個案,整個正向到不行,尤其半年前剛好又是接在另一個亞思柏格女孩的後面去評估的,所以那時後真的覺得個案媽媽很了不起。

結果~這次去到案家,我就像是坐在評估室的治療師,聽著個案述說種種關於神怪妄想的故事,覺得這個神怪牽連到了自己的家人,鬧得家裡雞飛狗跳,每天都要到廟裡去燒香拜佛,捨棄一切醫學名詞,堅持的認為自己的小孩被干擾了,而且對待小朋友也不像我上次去評估的時候那樣威嚴帶著慈愛,而是用各種生氣的、情緒化的語句跟小朋友對談。(會聽到是因為我在外面等電梯,媽媽連門都還沒關好就開始怒罵了)

老實說,在家裡面聽著媽媽講話的時候,我不太清楚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以及語句去跟媽媽對談,最後我選擇沈默傾聽,不給予任何正向或負向的句子,因為我擔心媽媽覺得被歧視不願意繼續表達或者說是分享她的經驗,然後我會被趕出案家,可是站在治療師的立場,我是真的沒有辦法認同媽媽說的所有內容的,在這次的評估中,媽媽數次的說到“有些人是不相信的,可是我真的有感受到”。

我不知道媽媽感受到的到底是什麼,剛剛在跟某璿分享這件事時,她問了我“像這樣的狀況,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管道通報嗎?”

其實我也很想知道,在那個當下,我應該要怎麼應對?在那之後,我又可以做些什麼?

照顧這樣的孩子真的很辛苦,但往往我們都只關注在個案本身,卻忽略了長久跟個案相處的家人們,他們因為個案所受到的指責,所承受的壓力,所要面對的種種種種,都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我們可以說這些孩子很可愛,甚至說他們很有特色,那是因為就算我是一個正職的治療師,我跟這個孩子一週相處絕對不會超過10個小時,可是這些家長是每天每夜都要面對,面對她們的憤怒、面對她們的無理取鬧、面對他們的無能,他們該怎麼辦?他們可以向誰求救?或是他們可以把這些孩子怎麼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