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RPG個案是印象深刻第一名,今天這個小朋友絕對也有前五名。

說是小朋友,其實也不小了,都20歲了,難得沒有長歪的Autism,可是評估過程中卻不時讓我覺得不舒服。

話說從頭,我也忘了這個個案上個月到底是換電話還是放另一個評估老師鴿子,總之~最後他還是落到我手上,約定好時間,到了案家巷口。

走著走著,耶~怎麼跑到另一條路的巷子裡了??那案家在哪??

只好拿出手機打給個案媽媽,跟媽媽講了明顯的標的物後,媽媽居然只說了:那你就繼續往前走阿,找個路人問問阿!路長在嘴巴上,知道吧!!!

此時我內心的OS是,所以我就打給妳啦!!!這是妳家耶,妳應該最清楚要怎麼走阿 囧

總之,我還是找到了案家,個案媽媽幫我開了門,一進家門~好安靜阿!!!於是我問了媽媽:「XX在哪?」

媽媽說在後面,然後就自己走到後面去了,所以我是要跟著進去的意思??

就在我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個案媽媽從廚房跟我招手,所以應該是要我進去的意思啦~

所以我就往後面走,從走廊上看到的是一個水泥強的房間上面有一個鐵欄杆的窗戶,窗戶上居然還有一根食指,當下心想:這什麼鬼片!!!

然後走到廚房看到小朋友,說實在的~當下真的有點空白,收拾了一下心神才有辦法繼續評估。

小朋友就住在一間...類似牢房的地方,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那是一間什麼都沒有的房間,說房間似乎也不適當,門是鐵欄杆,插著一把大鑰匙,除了門,另外還有一個往下大概到腰部,往上到頭的窗戶,我到的時候個案媽媽在餵個案吃藥,就從那個鐵窗,個案沒有穿衣服,那個...姑且稱之為房間吧!裡面只有一條涼被,其他什麼都沒有。

所以我就問個案媽媽小朋友要上廁所或是洗澡什麼的怎麼辦??

媽媽說:「洗澡會帶他出來啦,尿尿就直接在裡面解決了,便便的話,他也不會擦阿!那他大完就直接待去洗澡啦!」

我:囧

 

評完這個個案,我忽然想起昨天跟另一個自閉症小女生的爸爸討論的問題。

個案爸爸說,他現在在開計程車,最近剛好載到一個自閉症小男孩,就跟那個照顧者聊起來,才知道跟在小男孩旁邊的不是爸爸媽媽,是一個爸爸媽媽聘請的負責照顧的看護,根據個案爸爸的說法,那個阿姨說小男孩的爸媽不想接受小男孩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事實,但自己照顧不來,所以就找了一個專人照顧,但完全沒有為小朋友安排任何的復健課程或是參與協會活動,小朋友念的是一般的小學,因為有專門的看護,所以小朋友就算真的影響到其他人,也有看護會處理。

然後個案爸爸問我,像這樣的狀況,政府可以介入嗎?是不是有機構可以以父母沒有盡到教養之責提出訴訟,為小朋友爭取適合他的受教權??

 

老實說,臺灣現在的做法真的是非常被動,除非家長自己知道可以去哪裡申請什麼補助或是爭取什麼協助,否則真的就只能自己硬著頭皮苦撐。

所以回到今天或者昨天的問題,由於政府部門根本就沒有人出來做訪視,他們不是最瞭解個案的人,所以他們從來就很難考慮到個案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又或者是小朋友是不是因為父母的關係影響到自己學習的機會。

再加上目前知道爭取權益的人已經搞德政府人仰馬翻了,他們怎麼還會有餘力可以去關心那些還沒被看到的人們??

確實,這個體制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服務的合約不用跟著評估走?

為什麼評估老師寫出去的報告在受到個案質疑時會被要求要更改?

為什麼服務通過後,個案總是反應服務人員不足,所以即使申請了也用不到?

為什麼照管師可以完全不用瞭解個案狀況,只要看過那份亂七八糟的評估表就可以核准服務?

如果不是做了這份工作,我從來沒有想過個案在醫院跟在家裡的差別,而且落差之大。

只是知道了又如何?我到底還可以做什麼??總是這樣問著自己,卻找不到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