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於本質」沙特

工作坊之初,帶領者總是會問參與者們「為什麼想來?」我說「就是來聽蘇公講故事的。」這是對我來說很實在的回應,因為故事被述說的本身就已經具有意義,也因為今年因為上半年受困於COVID-19,我整天在家閒閒沒事,看完了《造神》,又把我多年前買的《希臘神話故事》拿出來看,最近又買了《生與死之埃及神話》,當然也因為之前狂追米絲肉雞的文章。

但之所以會對神話這麼感興趣,除了對宇宙本質的好奇以外,也因為我喜歡的作家蝴蝶seba的列姑射神話系列,雖然覺得有生之年大概看不到這個宇宙觀的建構完成,但某程度上這種揉和極為原始的「萬物皆有靈」概念及與之完全相反的「不相信就不存在」的科學主義,再加上彈性的涵融力量的故事,真的隱隱地深植在我的心裡面啊~

但要使用神話工作其實是複雜的,就像我今天都寫了三篇文章了,但還是覺得很多事沒提到,忽然可以理解蘇公為什麼一直想要開外掛,因為神話的體系太過龐雜,每一個都牽涉到整個民族或文化的發展史,比如:埃及每換一個法老,主神可能就要換一次名字,又或者在希臘神話中太陽神就有好幾個。我以前還妄想過我可以全盤了解希臘神話,但後來根本直接放棄。就不要說漢民族的神話其實已經很久沒被流傳了。

盤古、女媧、伏羲、神農、燧人氏可能還是比較為人所熟知的人物,但卻缺乏如希臘、埃及、印度或日本神話般的戲劇性。比如:山海經裡提到夸父,僅僅兩行就結束了。共工與顓頊是中國的大洪水故事原型,但大家想到大洪水大概只會想到諾亞的方舟。但事實上,各文化的神話都具有一些同樣的故事原型,再佐以當地的風土民情,衍生出不一樣的故事性格,而漢族的神話故事,其實都頗乏味。但這樣講其實很不公平,畢竟楚辭對於鬼神的描述可是非常浮誇的。

這次工作坊的第一個體驗就是故事的流傳,在體驗中我總共聽到了三個故事,其中兩個故事還聽了兩遍,但兩遍卻只有主要情節一樣,很多細節都因為講述的人不一樣而有差異,立馬就體驗到了吟遊詩人的功力,果然靠故事賺錢這件事真的是有可能的啊~

接著,蘇公要我們思考台灣需要哪些神明,活動結束後,我和夥伴討論起了敗德的神。檯面上,我們好像不容許神具有黑暗、破壞、邪惡、慾望等形象,我們的神就需要寬厚、涵融,甚至很多時候我們在求的也是人和,比較個人的要求則是功名、錢財,這也讓我想到為什麼我喜歡神話的原因,就如法國心理學家保羅.迪爾說的「所有神話都是在描述人類的心理狀態。」讀神話就好像在剖析人性。這也讓我想起,之前蘇公辦的工作坊,也用過神話工作,那兩次做的更深一些,於是我有比較多對自我的看見,雖然這次也有,但又跟前兩次是不一樣的感覺。

而這些故事與人們的連結,也從與工作坊夥伴的討論中窺見一二,每個人好像都可以在神話裡找到一部份的自己,但也有一些自己不願意承認的可以丟到故事中。就像蘇公講完奧西里斯、伊西斯、荷魯斯、塞斯的故事以後,要大家扮演時,我只願意扮演奧西里斯的屍塊,靜靜地躺在那裡,任憑伊西斯縫合我,之後頭也不回地離開,演出結束後的反思中,當我還在想著「啊~原來本質裡我這麼討厭困在關係裡時」,蘇公就問了我「在剛剛的扮演中,哪時候覺得最自由?」,又或者當我在反思我走到冥界後到底還在不在故事裡,蘇公也提出了「介於在與不在」的狀態,其實都會讓我想要再多討論一些什麼。

第一天的工作坊結束在刺蝟漢斯,這是一個童話,蘇公利用了這個童話來描述自己對於神話與童話的感受,他形容「神話像是一個大碗,讓參與者都能找到一個位置,童話雖然也可以,但卻是一個相對比較小的碗」,我心想真是貼切啊~但在蘇公講刺蝟漢斯的時候,我腦袋還真的是很迅速地就把馮.法蘭茲那一套拿出來用了,都不知道這什麼反射動作了,呵~

第二天早上的兩個故事是我覺得整體而言(述說故事+體驗+反思)最有意思的一個部份,兩個故事分別是恆河女神、Pentheus and Dionysius。講完恆河女神以後,當我在女神位置時,看著不斷要求我回頭的國王,我心裡只想著「你這個工具人,沒用了就該滾啊啊啊」,但當我成為國王時,我卻一心想著「如果不能擁有妳,我希望能在離妳最近的地方等候妳。」但結束以後的反思,直接分成國王渣男派及女神婊子派,真是笑爛我。果然所有故事皆是投射啊~而且這樣的效果好像真的很難再童話裡面得到,畢竟我們都知道大野狼就是壞蛋,要離他遠一點啊~

Pentheus and Dionysius則是故事講述上的有趣,那天下課回家後,我就立馬把我自己手上的希臘神話拿出來看,找到了同樣的故事,但角色卻有不一樣的意圖,於是在這兩相比較下,我體會到了蘇公所說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已經產生詮釋」的奧義。而這個故事在討論的瘋狂與正常也很對我的胃口,再對到上個故事,恆河女神無法對國王說出真相的苦衷,我很跳tone地聯想到了思覺失調者對於這個世界的看見與理解,是如何地與大多數的人不同,因此被歸到瘋狂的向度,甚至很多時候無法說出他們所理解的真實。

蘇公在此提出幾個重要概念,(1)當參與者在故事中找出路時,往往也是在找尋外在世界的答案、(2)某種程度而言,寫實的完成故事而不是採取魔法或靠神的幫助非常重要,(3)象徵與譬喻可能比語言還真實,因為象徵/譬喻是潛意識/ 前意識的內容,而語言則是選擇、思考之後的產物。以我的體驗而言,當我們寫實地思考出路時,策略就會變得需要配合規則或者人性,瞬間又想到我們如何一步一步成為社畜,又或者如何鼓起勇氣正面迎戰體制,又或者如何在體制內設法改變體制,其實滿充能的耶,哈!

最後來到了最虛無飄渺的神話圈,然後就感受到了我的不想與人連結,聽故事可以,要我付諸行動我就好懶,一方面是覺得動了又要跟人連結,一方面是不想在那個場合揭露自己,忽然想念起DvT,哈哈哈哈哈

上了兩天課,寫了四篇文章,為了寫前三篇,還去找了好多資料,然後終於知道原來Concordia的創辦人Snow的專長是用口述歷史、民族誌和生命歷程回顧做戲劇治療,好想知道到底是怎麼做的,也找到了希臘的戲劇治療師寫的文章,她居然也舉了自己用黑帝斯搶老婆的故事做團體的例子,剛好又對到我自己最近另一個工作的討論,到底什麼可怕的共時性。上完課,真的很想用故事來做點什麼,但到底會是什麼呢?我還在思考。

故事大概要停在這裡了,對我來說「神話」真的是好重要的生命因素。某個程度上,神話好接近「存在先於本質」這個概念,無論眾神有多麼喜怒無常,又或者做出如何不符合常理的行為,祂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充滿了意義,正如同「人」一般,又或者神就是照祂的樣子造了人~

文中不停提到的蘇公是蘇慶元先生,他最近要辦部落戲劇工作坊,會講他和其他夥伴如何以戲劇在部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參加唷~

部落戲劇工作坊報名連結(請點)

神話劇場工作坊課後心得系列:

《神話劇場工作坊課後心得》何謂“神話”?

《神話劇場工作坊課後心得》神譜

《神話劇場工作坊課後心得》神話劇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