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滿喜歡這週的Seminar,一篇在講坦尚尼亞的醫療品質,提到霍桑效應,意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雖然文獻中最後結果好像跟作者原本預期的不一樣,但我很喜歡他畫的流程簡圖,架構很清楚XD

 

一篇在講佔中前後,有參與佔中運動者的憂鬱傾向變化。第一眼看到這篇文獻,覺得「靠~香港人真的很猛」,但全部看完就覺得「啊~避重就輕」,不過裡面提到有少部分的人在佔中運動以後發生憂鬱症的狀況,而這些與性別、社經地位、家庭支持、社區支持有關。換言之,女性的憂鬱症比例比男性多,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支持度差的、社區支持度差的,也都比較容易有憂鬱傾向,而這樣的結果與天然災害後發生的憂鬱症傾向大致上一致。

 

但其實,除了這些我也想知道,政治傾向是否會影響憂鬱指數,除了家庭支持、社經地位以外,問卷填寫者本人認為自己最受傷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香港民主政治的崩盤、佔中運動中身體上的傷害還是其他主觀原因。不過在開始認識一堆專有名詞之後,才知道主、客觀一直都有很多不一樣的爭論,不同的研究典範、不同時代的科學家、不同領域的學者對於主觀、客觀都有不一樣的說法,現在回想起來,光是我自己在學的OT和DvT對於主客觀就有不一樣的說法,甚至在OT裡面,不同的學派就有不一樣的觀點。

 

不過就這篇文獻而言,在課堂上的回饋,我們其實也提到了,可以跟太陽花運動做比較,說到這個,好像又是另一個不同,香港朋友在看臺灣的太陽花學運也許會心生羨慕,但這背後的心理層面因素確實比較少人探討,比方說:現在上網搜尋可能可以找到與太陽花學運有關的政治危機管理、可能有國外媒體從太陽花學運看臺灣民主、可能有研究在說明太陽花反對的是什麼,從政治、教育、經濟看太陽花,卻很少看到太陽花對個人或群體產生的心理因素影響。

 

但~事實上,這是臺灣長年以來的習慣,我們甚少直接討論這些政治創傷,如同228被簡化成分化省籍情結、原住民就是愛喝酒,而白色恐怖更是我們無法討論的一樣,我們習慣迅速地讓這些政治創傷事過境遷,也習慣統治者告訴我們的「OO歸OO,政治歸政治」,事實上這到現在都還是解嚴前出生的人們很常掛在嘴邊的中心思想,畢竟如果你知道當你真的對政治做出什麼批評,你可能發了不自殺聲明也沒用,那真的是很難改掉這樣的習慣。

 

但,這些故事並不會因為不被訴說而被遺忘,相反地,這些傷痛會刻到群體的骨髓裡,想起開學前讀完的一本小說,《綠島》,作者是一個美國人,或者說華裔美國人,她用了幾個時間點去描述一個228當天出生的女子的一生,包含228、戒嚴、中美斷交、白色恐怖、解嚴到SARS,書裡面並沒有實際地去描述那些抗爭,卻透過小人物的眼光讓讀者感同身受地體會那些創傷如何影響個人及其家庭,是一本我讀到會呼吸困難的小說。

 

而這些,都很難從一篇文獻看出來,但~身為一個醫事人員,我認為這篇文獻還是做了很好的追蹤,雖然我有點懷疑這個作者應該只是從資料庫撈資料出來做分析跟寫文獻,但不管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觀點來看、從政治創傷的觀點來看或是從憂鬱症發病軌跡來看,這種長時間的追蹤都是必要的。也是我們一直不太願意去面對的,也許生命已經太難,所以大家總是急著要面向太陽,卻忘了有太陽照射的地方就會有陰影。

 

不過這篇文獻的本意其實是為了給政策制定提供方向,應該說所上要唸的文獻理論上來說,都應該要是可以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這星期的課好像又讓我更能體會到這個,也慢慢了解每個老師的個性和特色,星期五剛好結束在月清的提問:身為一個政策制定者,應該具備怎樣的人格特質?

我覺得是很好的提問,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容易看到癥結,有時候在他人眼裡有點接近於鑽牛角尖,但接觸DvT以後知道這些牛角尖都是有意義的,因為能夠看得越多才更能夠與一起工作的人們在一起。但對政策制定者,只是在一起似乎不夠,還得要開始提出改變的方式。這是我一直很弱的環節,也是我想要唸這個所的原因,雖然大概越唸只會越搞不清楚,但到目前為止都還很期待接下來至少兩年的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