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常常會需要跟人家解釋、說明、溝通該怎麼與思覺失調症者互動,覺得好像應該寫個相處原則,於是就把《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拿出來翻,我其實不是很喜歡這本書的意識形態,一直強調思覺失調就“只是”一種腦部病變,家人不應該過度苛責自己。不是說這句話完全錯誤,但其實也不是完全正確,但他在第十一章寫了患者和家屬如何與思覺失調症共存,我覺得還是滿好用的,就整理出來,寫成一個相處原則。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囉~

  1. 正確的態度
    1.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病變,除了就醫、用藥外,也應該搭配適當的生活習慣。
    2. 從合宜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討論起,會比直接指責病人或家屬來得有幫助。
    3. 疾病是真實的,不會自動消失,患者行動會因症狀而受到限制。
    4. 調整對患者未來的期待很困難,但是很重要。對患者的期待需要合乎現實。
  2. 教育的重要
    1. 對思覺失調症了解愈多,愈容易達到正確的態度。
      1. 包含病因、藥物、非藥物介入等等資訊。
    2. 可上網搜尋相關資訊,也可以電詢各地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3. 患者的生存策略
    1. 辨認並適應壓力的步驟:
      1. 辨認自己是否壓力過大。
      2. 辨認壓力源。
      3. 記得以前的類似經驗以及有效的處理方法。
      4. 採取行動。
    2. 其他適應性策略:運動、正常飲食、發展興趣、參加支持團體、有固定活動。
    3. 紀錄及了解用藥。
  4. 家庭及社區網絡的生存策略
    1. 與患者溝通時,語句要簡短、確實、清楚。
    2. 不要與患者爭執妄想內容,而是同理患者的恐懼、擔心、焦慮。例句:「我知道你看到那邊有一個人,如果你覺得害怕,我們可以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可以比較不害怕。」
    3. 患者可能無法與人有來有往地談話或者看起來很冷漠,此時家屬不要因此而感到憤怒或難過。
    4. 試著尋找合適的娛樂,因為思覺失調症會影響理解能力,因此娛樂方式建議不要太過複雜。
    5. 培養鎮定不慌張的能力,當家屬的情緒較穩定時,對患者的病情有助益。
    6. 對患者來說,獨處和固定作息是重要的。
    7. 要有清楚的限制和界限。例如:幾天要洗一次澡、出現攻擊行為時會被送醫等等。
    8. 當我們自己情緒高張時,也容易激怒患者,進而出現攻擊行為。
    9. 盡量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包含做家務、有限度的金錢管理等等,與之討論執行策略,而不是直接替他完成所有日常瑣事。
  5. 疾病對手足、孩子和配偶的影響
    1. 羞恥和丟臉
    2. 憤怒、忌妒和怨恨
    3. 憂鬱和罪惡感
    4. 成功的壓力
    5. 害怕罹病
    6. 被迫扮演不想扮演的角色
  6. 降低復發機率
    1. 按時服藥、維持規律生活是預防思覺失調症復發的要訣。
    2. 觀察患者復發原因,盡量降低其接觸復發的源頭,或者與之討論如何因應。

當然這只是最基本的原理原則,真的遇到自己不知道如何處理的狀況,還是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現在除了各地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外,伊甸活泉的照顧者專線也是很不錯的資源,另外也有許多同儕團體,例如:臺灣失序者聯盟,都是可以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生活、樣態與相處方式的好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Jean 的頭像
    DaJean

    故事的樹洞_君邑工作室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