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朋友們看完都說非常好笑,我看完卻有股淡淡的哀傷跟惆悵。

 

先從電影架構說,我其實覺得前面37分鐘的的運鏡很有意思,頗有厄夜叢林或者後來的科洛佛檔案的fu。雖然覺得那個喪屍演得非常不知所云,女主、男主、化妝師的演技也是有夠尷尬,幾個轉折點雖然微妙卻不違和,但總覺得真的演成一個半小時,說不定能創造《台北物語》奇蹟,尤其那個“碰”!!!還有女主走出小木屋說自己撿到斧頭,真是太幸運了,實在很惡趣味。

 

但故事發生在喊“卡”以後,喊卡以後,觀眾的視角往外擴了一層,看到了這個故事的前因,看到導演為了養家活口的妥協,看到導演女兒為了夢想的異常執著,看到導演老婆為了遵守傳統而拋棄了一些什麼,然後再拉到整個故事角色是怎樣的組成,也無怪乎前面37分鐘大家演技都那麼尷尬了,真的是什麼怪人都在這個劇組了,即使如此,所有人都還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日復一日的工作。

 

終於到了正式直播的那天,一開始大家都還只是覺得就是個交差了事的工作,但隨著片場的突發狀況接踵而至,大家莫名其妙地突然凝聚出了一股向心力,彷彿是一個使命一般地要完成這部37分鐘的短片。到最後,當導演太太醒來問著疊起來的人那是什麼,而導演回答搖臂攝影機,而最後真的是靠著眾人之力完成了那顆空拍鏡頭時,我忽然有一種既荒謬又感動的感覺,接著一個小過場,電影開始跑片尾曲,伴隨著片尾曲是真實的拍攝現場,瞬間感動大過於一切,是啊~我們所有看到的一切,都是那麼多那麼多辛苦的幕後工作人員一起合力完成的,不管什麼事一個人都是很難做到的。

 

這種相同時間軸,不同呈現方式的電影,我想到的是《刺殺據點》,但《刺殺據點》不是在講前後台,而是在講單一事件的不同視角,而分別呈現前後台的,我好像只能想到國修老師的風屏劇團三部曲,但那時候著重的只有後台故事,而且畢竟是舞台劇,呈現出來的效果跟電影還是有差。但《一屍到底》先把整個故事線演完,留下一團迷霧,不管是看完覺得根本神來一筆的,還是看完覺得不知所云的,都在第二條時間軸中可以得到解答。最重要的,大概還是呈現了一鏡到底時的工作人員有多麼辛苦。

 

當然,劇中還是頗有一些諷刺演藝圈現況的畫面,比如男主角只是長得帥其實沒什麼內涵,比如女主角怕髒、怕亂就把經紀公司搬出來,比如導演的快速、便宜、品質尚可,看完以後就覺得,全世界的相同工作大概都會遇到一些類似的情況吧XD

 

說到底,大概就是一個原本是有本的一鏡到底,最後變成即興劇的概念。大主軸不變,但中間會有層層關卡,演員只能設法解決,其實還滿勵志的啊XDDD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